2020年某村集体经济发展情况汇报 【工作报告】

作者:故事兔

  汇报是总结回顾,因而需要自己的逻辑、资料进行整理,让无论是无形的逻辑、还是有形的资料都能逻辑清晰、条理分析,阅读舒服,容易被接受的总是那些井井有条的。若吧网为大家整理的相关的2020年某村集体经济发展情况汇报,供大家参考选择。

  2020年某村集体经济发展情况汇报

  ****村位于****镇西北部,海拔500-850米,属典型的山地气候,距镇政府所在地18公里,全村幅员面积8.7平方公里。人口:*人,下设*个村民小组。现有建卡贫困户29户,90人;低保户35户,48人;特困供养46人;残疾人54人。

2020年某村集体经济发展情况汇报 【工作报告】

  2020年村级集体经济主营收入预计达到约145万元(6月底),其中劳务公司承接人行便道工程104万元,****果专业合作实现收入40.9万元,实现利润约10.28万元,其中劳务公司约10万元,专业合作0.28万元。

  一、强化领导促进增收,凝聚村社发展合力。

  坚持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全村工作中心任务来抓,每年召集全体党员、村民代表及村支两班子成员,集思广益,讨论商定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工作计划,研究具体工作措施,保证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有方向、有目标、有举措。建立发展村集体经济目标管理责任体系,实行书记主要抓、班子成员包干抓、各村民小组长协助抓的“三抓”工作法,采取“书记+村干部+公益岗位”的分组模式,年初交任务,年底看成效,在全村形成了各司其职、密切配合、齐抓共管村级集体经济的良好格局。初步建立规范管理村级集体经济的长效机制,及时全面公开村级集体资产和集体经济收支使用情况,自觉接受村监会和全体村民的监督,有效提高了集体资金的使用效益。通过强化领导、强化措施、强化管理,实现了村集体经济年年有收入、年年有发展。

  二、适度规模经营土地,有效破解增收难题

  ********果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5年,是全区集体经济组织先行先试的村之一,其性质为村集体体独资。****是一个纯农业村,共有耕地5000多亩,由于城镇化的推进,部份良田熟土荒芜无人耕种,加之土地流转各项鼓励政策的出台,为****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土地,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创造了有利条件,目前集体经济组织按300元/亩的价格从农户流转土地250余亩,2020年集体经济发展高山优质水稻130亩、油菜170亩、高粱120亩。利用种植的油菜、大米、高粱,今年创建了扶贫车间一个,已获区人社和区农委批准,目前正在抓紧生产。

  三、增强利益联结机制,有效助推脱贫攻坚

  ****建卡贫困户29户,共90人,为了明确利益分配方案。

  (一)千秋集体经济组织分配方案即采用“1+2+3+4”分配方式:

  “1”对流转出土地的农户

  “2”对建卡贫困户给予总利润20%的补助,均摊到建卡贫困户人头进行发放,此项实行动态管理对已稳定脱贫的农户不再参与分配。

  “3”对壮大集体经济组织人员(即村支两委5人,公益岗位3人,本土人才1人共计9人)给予总利润30%的补助劳务补偿费,但实行最高限额,即大集体经济组织人员最高不超过5万元。

  “4”作为壮大集体经济的储备金,属全体村民所有。

  (二)****集体经济与贫困户利益联结机制

  区农委为每户贫困户投资1000元入股专业合作社,专业合作社与每户贫困户签订利益分配合同,每年分配利润150元,连续分配4年。今年预计在10月左右进行利润分配。

  2020年某村集体经济发展情况汇报

  岗底村位于镇政府北部,属于深度贫困村,全村共有252户1052人,辖4个自然村,5个村民组,地域总面积3.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096亩,人均耕地2.94亩,村主要产业是种植业。村三委班子健全,共有8人,党员28人。截至目前,未脱贫9户20人,分散供养特困户4户5人,低保贫困户5户15人。

  如今全县退出贫困序列,我村作为仅留的全县4个贫困村之一,村三委和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殚精竭虑想办法,找出路,谋划村集体经济发展。经过前期的不断地实地调查和开会研究,我村准备发展一个综合类粮食加工企业,作为为村集体经济发展的主力军,提高我村整体经济规模,助力我村脱贫攻坚工作。

  岗底村现有耕地3000余亩,种植条件优厚,但现在农户家庭种植模式传统,种植种类单一,小麦和玉米交替种植。按照理想产值每亩的年均纯收益不过几百元。如果替换为黄豆或花生等经济附加值较高的农作物,每亩的收益预计提升百分之十到二十以上。今年村三委依托村种植合作社,流转承包土地50亩,种植了优质大豆。给全村合理配置土地资源,优化种植结构开了一个好头。但是,如果仅仅优化更改种植种类,尽管可以针对每户提高一定的收入,却还是最基础的劳作,经济效益并不特别明显。所以要想跟土地要效益,还要在精细加工上下功夫。

  经过早期调研,与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流通股、县流通协会交流了解,我县每年粮食加工类的叠加产能在5个亿左右,市场规模潜力巨大。通过深入市场调查了解,我县乃至平顶山地区没有正规的粮食综合加工企业,市场现在流通的各类粮食加工产品,除面粉外,大部分是从郑州农贸市场采购流通过来,物流成本较大。通过实地调研县汇升源超市、丰硕粮行、新大新超市、建业超市等市场终端调查,仅玉米一项,每斤收购价格在7、8毛左右,但加工成玉米糁,价值却在2元左右,经济价值已经翻倍,刨除加工成本,利润依旧可观;再如大豆,每斤价格在两元左右,通过配比每斤大豆能制出7到8两腐竹,腐竹的市场价格在6到7元左右。这些的加工工艺并不复杂,操作简单,一般人员稍加学习培训,就能正常制作。

  创办粮食加工企业,我村有以下几个优势可以利用:从自身主观条件上,我村首先耕地面积大,自身就有粮食来源,村内劳动力充足,而且县里派驻我村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驻村帮扶,生产指导现场办公,能从根本上保证产出商品的质量,本村的扶贫厂房已经建成,随时可以投入使用。从客观条件上,我县没有粮食综合加工类企业,我村发展自身粮食加工,能填补这一块空白,市场空间巨大。因此,我村发展粮食加工企业,有很大便利条件和市场前景。

  按照前期规划设想,粮食加工企业属于村办企业,可以有村民投资入股,由村委会管理,产生收益除去股东利益外,为村集体收入,可以继续发展和改善村基础环境。投入正常运营,至少能提供加工、管理、配送等10多个务工岗位,让我村村民,特别是一些因为照顾家住病人、老人的贫困人口在家门口就业,提供稳定收入,助力脱贫攻坚。这是真正的造血扶贫,不是输血型扶贫,能从根本上斩断穷根,让我村贫困人口走上富裕道路。

  2020年某村集体经济发展情况汇报

  排楼屋村位于桐山街道西北面、舂水河下游,毗邻省道216线宁中公路,距县城12公里。全村共有13个自然村,23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789人,613户,设一个党总支,两个网格支部,有共产党员61人(其中女党员10人)。村民大部分收入来自务工、经商,村民富裕度出现两极分化现情况。为更好服务于新农村建设,推进乡村振兴,我村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发挥区位优势,通过一系列举措,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

  一、加强班子建设,夯实村集体经济发展基础

  一是加强对村干部的培训和管理,着力提高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能力。针对村干部的素质现状,充分利用远程教育等培训资源,在村干部当中开展市场经济、股份合作、农村经营管理、村集体资产和财务管理等知识以及农村适用技术、技能的培训,增强村级组织和村干部适应市场、领导村集体经济发展的能力。通过配强村级班子和素质能力的培训,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创新发展思路,提供优质服务。二是建立健全村“两委”会议制度、党员会议制度、村民代表会议制度、村民大会制度,实行集体决策、民主决策和健全村级财务收入管理、财务开支审批、资产承包、租货、出让、公开协商和招投标制度,把村级财务和集体资产管理纳入制度化、规范化管理轨道。

  二、因地制宜,开辟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有效途径

  近几年来,因本村外出务工人员较多,导致土地大量荒废,我村水利设施便利,并有舂水河贯穿其中,农田均为优质水田。为集中整治抛荒问题,并增加集体收入。村党组织和村委会始终把调整种植结构和盘活土地资源作为增加农民和村集体经济收入的发展思路.实行了责任制,完善了各种制度。在村集体经济发展上,把100余亩荒山出租由县委发改委牵头用于光伏发电;把适合种植沃柑的荒山地承包给农户发展经济果林做到农户和集体收入"双赢";把适合茶树生长的林地实施植树造林,封山育林战略;将村里闲置水塘进行集中鱼苗放养,目前已经开始产生经济效益,每年仅靠光伏发电一项,集体经济收入平均不少于5万元。

  三、规范民主管理,巩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成果

  管理出效益,一方面注重抓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另一方面也重视抓好村级民主管理。2019年,结合全县上下开展“阳光村务工程"建设,村两委干部对村级财务管理有了更高的认识,对村级重大事项都通过"四议两公开”来规范操作。多次召开村两委会研究『"三资"清理办法,并召集各村民小组长具体对村组所有的资源、资产及资金全部摸底,逐项逐件登记核查,并建立台帐,确保集体财产不流失。同时村务监督委员会,全程监督村里各项工作,通过这一系列举措,将家底交给全体村民,使村民更加了解集体财产的来源去向,进一步完善“4+2"工作法流程,确保村级公共权力阳光规范化运行,给群众一个明白,让群众放心给干部一个清白,让干部安心。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403855638#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