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蛙》读后感 3篇 【读后感】

作者:故事兔

《蛙》是一本由莫言著作。以下是本站小编为大家带来的《蛙》读后感 3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蛙》读后感·1

  高中时候我比较喜欢看韩寒和村上村树的小说,那时候虽然读书很紧张,但是高中三年下来还是有读了二三十本小说的。这个数目我知道对于很多人来说是十分不足挂齿甚至是阅读量很少的表现,但我也是那时候建立起阅读能够带来幸福感的信念。那时每看完一本小说我就有一种人生如梦的感觉,因为我觉得我跟着作者走完了一遍他的幻想世界,或者说是小说的宫殿(特别推荐韩寒的1984)。到大学以后,由于在外面自己生活,有各种事缠身,抑或是自己读文学小说(我一直区分读书和读文学小说,因为我认为文学作品是充满幻想的,需要从书中分出以示和实用类书籍等的区别)的习惯本来就不是很为牢固。也许也是因为我一直认为读书是需要等自己把事情做完了有闲的时候才能去读的,但是这样的想法所带来的结果就是,我大学三年多以来(现在的我刚刚结束大四上),基本上没有怎么读过新的小说。因此莫言这本书在某种意义上是我“回到原点”的一个标志节点。

《蛙》读后感 3篇 【读后感】

  回到这本书来说吧。这本书的前半部分我认为是很吸引人的,故事性强,先铺开背景以后,围绕着我和姑姑两条主线展开叙述,把中国建国来三四十年发生在农村的故事讲得引人入胜。后半部分,据说是某种魔幻主义的写法,但是我个人体会是读起来会比较容易感到无聊。因此单纯从一个读者想读一个好看的故事的角度来说,前半部分给90分,后半部分给60分。

  从写的语言来说,莫言此书的语言我觉得能给90分:通俗不做作,全是大白话,夹带着老百姓日常的脏话。

  比如:“听到广播的男人们,聚在一起发牢骚:妈的,有劁猪的,有阉牛的,有骟骡子骟马的,哪里见过骟人的?我们也不想进皇宫当太监,骟我们干什么?……只怕一上了床子,麻药一打,恐怕不止是我们的蛋子,连我们的鸡巴也要被他们割了去!到了那时候,我们只能像老娘们一样蹲着撒尿了。”

  又比如:“人一辈子生几个孩子,都是命中注定的,我母亲说,这还用得着你们计划?我看你们是瞎子点灯——白费蜡。”

  从书中的角色来说,两个主要人物,我和姑姑,都具有内在的矛盾性。

  书中的我是一个在部队当兵有编制的人,因此受到了组织的压力和控制,不得不决定劝王仁美把孩子给打了,最后某种意义上我害死了自己的发妻。我因此感到特别矛盾,因为我的懦弱和无力,眼见着妻子和自己的儿子双双死在手术台上。

  姑姑也是如此,姑姑为了推广新法接生,不惜殴打一个老妇,这点在那代人中特别有代表性。那时候的人们(至少在我的刻板印象中),是可以为了意识形态,为了自己所认为的好而不惜一切手段,一次次的反右运动,一次次对所谓地主阶级富农的专政,让许多人可以犯下他们回头自己都惊讶不已的罪行。这点在计划生育中也一样,当整个体制只为了绝对的集体最高利益和正确,不惜牺牲个人利益和用最直接的方式执行所谓正确时,悲剧似乎已经是预先设好的。姑姑这样一个矛盾的人物,是其微观的体现。

  蛙总体故事性还是很强的,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我这样从未体验过如此矛盾体制下的人(作为一个成长于小城市的九零后,我其实恰也叶是计划生育的产物,我们全班基本独生子女占了一半多)的猎奇心理。不过饶有讽刺意味的是,九天前,中国正式放开二胎,多少过去的故事,过去的怨恨欣喜与悲伤,和过去的生存惯例也将随风散去。

  《蛙》读后感·2

  《蛙》为中国当代作家莫言的小说作品,出版于2009年。

  《蛙》 以新中国近60年波澜起伏的农村生育史为背景,讲述了从事妇产科工作50多年的乡村女医生姑姑的人生经历,也反映出中国计划生育的艰难历程。该书秉承了作者乡土文学的一贯风格,以细腻的笔触、朴实的文字落脚于中国社会的一隅。

  《蛙》以第一人称的口吻,叙述了万足也就是万小跑的姑姑万心传奇坎坷的一生。万心小的时候就临危不惧,敢和日寇怒目相视,建国后凭借红色出身和过硬的医护本领成为当地响当当的妇产科专家,和土接生婆们一番较量,使群众们接受了新法接生,挽救了数以千计的产妇和新生儿,群众敬仰她,称之为送子观音。国家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后,万心被派到公社计生办,一干就是几十年。期间,万心坚决执行计生政策,可谓铁面无私六亲不认,亲手流掉了包括侄子万小跑媳妇王仁美孩子在内的两千余个计划外怀孕胎儿,这一成绩将万心在群众中的威信一扫到地,她在群众心中由一名送子菩萨变成了戕害生命的魔鬼。进入晚年,国家的计生工作随着经济的开放搞活也“开放”了,大款生,官员生,就是无权无钱的小职员们不能生,看透人生的万心摇身一变又成了送子观音,一副所谓的“转龙换风”的药丸要价不菲,专门卖给那些贪污受贿发民财的“大人物”们,以这种方式来宣泄寻求心灵的安定。

  主人公万心的人生轨迹是曲折的,她的爱情轨迹也是坎坷的。一枝花的年龄时在如云的崇拜者中“众里寻他三百度”,选中了潇洒地飞行员王小倜,马上要结婚了,王小倜驾机叛逃台湾,万心受到牵连,经历一番世态炎凉,她决定嫁给比自己大二十多岁的县委书记杨林。轰轰烈烈的文革中她和杨林一块儿受到冲击,杨林在批斗会上受不住造反派的折磨胡说八道,伤害了万心也葬送了她的第二次感情。就这样万心的终身大事耽误了,一直到临近退休,才和民间泥塑大师郝大手结合。万心和郝大师结合是完美的,万心描述被流掉胎儿的特征,大师按描述创作泥娃娃,然后供在一间屋子里,投生到来求娃娃的善男信女家。

  《蛙》是一个底层计生干部的个人史,也是一部波澜壮阔的我国农村计生工作史。这段历史中有荣辱,有辛酸,有执著,有无奈,有揭露,有褒贬,作家以敏锐的眼光,捕捉社会的风云变幻,娓娓道来,给人以振聋发聩般的心灵震撼。

  《蛙》读后感·3

  《蛙》,一部简短而直面现实的小说。读罢该书,就像走过了国人的心灵长廊,不由自主的重新探寻了人类的孕育到出生的生命历程。

  该书的主人公是一位坚实捍卫计划生育政策的执行者——我的“姑姑”。她不惜一切代价,费尽心机,目的就是不让任何一个超生的孩子出生。她宁可血流成河,也坚决不会让超生一个。在她强大的攻势下,上千的孩子在她手上流掉。而这些,只是故事的一半而已。也许,我们会禁不住的厌恶计划生育政策,对“姑姑”也会产生憎恨之感。但是,作者——莫言并没有就此停笔,在小说的后半部分,“姑姑”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对“我”的超生却只是睁只眼闭只眼。

  读完这部书,留下的不只是对心灵的震撼,还有是对现实的无奈。计划生育始终是国人内心的伤痛,在中国广袤的农村,像“姑姑”这样的人物数不胜数,而现实往往比书中描写的还要残酷很多。

  我们有活着的权力,但未必有有出生的权力,这就是人性要服从社会。但是无论什么情况下,人的生命始终是第一位的,任何借口都无法剥夺人生存的权力。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403855638#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