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日报数字报刊平台 【热点话题】

作者:故事兔

宜兴日报1956年2月11日创刊,1960年6月停刊;1980年3月10日成为全国第一批复刊的县市报之一,现为四开十二版彩色胶印周六刊。本站精心为大家整理了,希望对你有帮助。

  宜兴日报数字报刊平台

(点击下图可直接进行访问)

  宜兴日报数字报刊平台

  金秋十月,内蒙古进入了秋收时节,金黄色的玉米现已收割到宅院里,不远处收割机正在农田里繁忙个不断。巴彦淖尔市五原县荣义村第三生产队长高殿文望着这片丰收的郊野,不由感叹起曩昔盐碱地时的情景。“家里的犁地改进之前只有30%能用,并且只能栽培葵花,一年下来维持生计都很难,几乎没有收入。咱们村2018年开始改进盐碱地,之前不能用的荒地现在也能栽培出农作物了,增产70%,家里的日子就慢慢好起来了。”

宜兴日报数字报刊平台 【热点话题】

  盐碱地限制农业发展高殿文所说的盐碱地改进土地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地区河套平原。巴彦淖尔蒙语意为“富饶的湖泊”,地处我国北部边远地方,黄河自东向西横贯该地,构成黄河中游的大型灌区——河套灌区。灌区引黄控制面积1743万亩,年引黄水量约52亿立方米,占黄河过境水量的七分之一,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油生产基地,也是亚洲最大的自流灌区。该地区现有犁地面积1058万亩,具有5个国家重点产粮大县,被外界誉为我国的“塞外粮仓”,是我国重要农业区和商品粮基地。

  然而,“塞外粮仓”也因为土地盐碱化严重、灌排不配套、基础设施缺少等原因,仍有几百万亩劣质地步。这些地步散布零散、地势不平、产值低下,限制着农业发展和农人的积极性。

  巴彦淖尔市农牧业技能推广中心土壤科科长张琛平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黄河从北部多次改道到南部,北部乌加河,南部黄河,两河之间构成次生盐渍化犁地,盐碱土常构成斑状散布,曾经的旧河道、洼地边缘和局部高起部位,出现大处在洼、小处在高、洼地积盐较重,为重度盐碱地,坡地积盐较轻为中轻度盐碱地。河套灌区现有犁地1100万亩,其间约有484万亩盐碱地,占总犁地面积的44%。其间轻度盐碱地257万亩、中度盐碱地148万亩、重度盐碱地79万亩。盐碱化犁地具有含盐量高、土壤板结、通气性不良、肥力水平低、保水保肥能力差的特点,不利于作物捉苗和正常生长,经济效益差。”

  缺啥补啥对症下“药”

  巴彦淖尔市五原县荣义村乡民丁红,家里有40亩地,曩昔都散布在村子的各个旮旯,大大小小共有40多块,犁地机械无出路,灌排不配套……他告知记者:“五原县犁地凹凸不平、土堆多,地块杂乱、不规则,曩昔总是修修补补,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现在好了,经过改进,零散的土地整合起来,栽培也便利多了,曩昔栽培不了小麦、玉米的土地现在都能够种了,加上渠通、沟通、路通、地平,浇灌时间缩短了2/3,每亩地还可节水60立方米。”丁红高兴地说。

  据了解,2000年以来,巴彦淖尔市结合当地实际,针对不同类型、不同程度盐碱化犁地集成了三种盐碱地改进技能形式,即“五位一体”改进技能形式、上膜下秸综改技能形式(秸秆阻盐)、暗管排盐技能形式。“五位一体”技能形式主要内容是针对盐化土增施有机肥进步土壤有机质、下降土壤PH值,掺混明沙下降土壤容重、进步土壤通透性,施用脱硫石膏改碱,施用改进剂,栽培耐盐作物;上膜下秸综改技能形式(秸秆阻盐)主要是使用秸秆翻压在土壤30~40厘米处构成隔盐层,堵截地下盐分上升通道,起到降盐效果,秸秆还田后也起到了肥田的效果;暗管排盐技能形式主要是针对地下水位高,盐碱化较重的犁地,施行大水洗盐后,盐水渗透暗管中强排出农田外,起到下降地下水位和排盐的双重效果。

  近几年对三种改进形式演示结果表明,轻度盐碱地采用“五位一体”技能形式保苗率可进步20%以上,总保苗率到达95%以上;中度盐碱地采用上膜下秸阻盐综改技能形式,保苗率可进步40%以上,总保苗率到达90%以上;重度盐碱地采用暗管排盐合作“五位一体”形式,保苗率可进步60%,总保苗率到达80%以上。

  五原县科技服务中心主任靳存旺告知记者:“老百姓由曩昔粗放型的耕耘转变为精细化栽培,改进后犁地的地力遍及大幅度的进步,犁地的农业标准化程度也随之进步,农业调整空间范围也加大了,年新增产粮50亿斤,也就是说能够再造一个粮仓。”

  科学改进劣田变良田2017年巴彦淖尔市编制了《内蒙古巴彦淖尔市484万亩盐碱化犁地“改盐增草(饲)兴牧”演示工程规划》,该规划计划投资128.9亿元,其间灌排配套、节水灌溉投资64.2亿元,农艺工程及田间硬件配套投资64.7亿元。完成484万亩盐碱化犁地改进目标。

  2018年巴彦淖尔市发动施行了5万亩“改盐增草(饲)兴牧”实验演示项目,建造高标准农田,将渠、沟、路、林、田进行了精细化改造并施行水肥一体化技能。将犁地扩容提质,盐碱地削减1.5万亩,新增可犁地4500亩。栽培作物也由本来的四种添加至7种该项目区生产的拱棚瓜菜、药材、甜玉米等悉数经过绿色农产品认证,是巴彦淖尔“天赋河套”农产品优质生产基地。

  靳存旺告知记者:“曾经遇到盐碱地,咱们只是一味的改,经过十年的实践咱们找到了新的改进思路,即‘改、用、留’,所谓‘改’就是成本低的,有改进价值的咱们会进行改;‘用’就是将重度盐碱地用于养殖,效益也很可观;‘留’就是将流入到地里的黄河水中盐分离子存放到设计好的集合区,能够栽培些耐盐碱的作物。百姓最重视效益,栽培业结构的调整添加了老百姓致富的途径,5万亩改进以后每亩增产300元以上。”

  2018年以来,巴彦淖尔市经过整合高标准农田建造、自治区盐碱地改进专项试点工程等项目资金16.39亿元,完成盐碱化犁地改进140.03万亩。其间,2018年整合项目资金12.1亿元,完成83万亩;2019年整合项目资金4.39亿元,完成57.03万亩。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403855638#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