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与民族复兴 【党团范文】

作者:故事兔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说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520作文网为大家整理的相关的文化自信与民族复兴,供大家参考选择。

  文化自信与民族复兴

  今天提出“文化自信”,其意不在于纠缠文化史本身,而在于正确引领民族复兴中国梦的最后完成

文化自信与民族复兴 【党团范文】

  关于文化自信与民族复兴的关系,首先要确认的事实是,由于民族复兴这一历史诉求在近代的出现,中国的文化自信经历了内部的蜕变,原有的结构被打破,原先非主流的因素得以突出,形成带有时代特征的文化自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化绵延几千年,形成了深厚文化传统,体现了中国人世代积累的知识智慧和理性思辨,延续了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可以说,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形成了我国的“独特优势”。但是,习近平总书记同时提醒人们,近代以来,“中华传统思想文化经历了剧烈变革的阵痛”。这就是说,近代以来的中国文化自信并非简单地立足于固有传统,而是在变革的基础上的自信。

  直到18世纪,中华文化的确因其古老、完备而为世界羡慕,一度还出现了“中学西渐”的局面。但是,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西方思想文化和科学知识随之涌入,中华古老文化的过时性暴露出来。伴随着刻骨铭心的惨痛历史,中国的先进分子开始反思和怀疑传统文化的当下价值,如严复所言,“中国自甲午一创于东邻,庚子再困于八国,海内憬然,始知旧学之必不足恃。”这是一个痛苦的过程,却是无法回避的现实。习近平总书记在重新肯定儒家传统思想之积极意义时,也指出,“近代中国由盛到衰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封建统治者夜郎自大、因循守旧,畏惧变革、抱残守缺,跟不上世界发展潮流。”

  “封建统治者”因循守旧,畏惧变革,并不代表全部中国文化精神,中国人也并非完全不能认识到文化创新之重要。《周易》中早就有“与时偕行”的思想,儒家思想中有“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之说,法家代表人物商鞅也提出过圣人“不法其故”、“不循其礼”,“三代不同礼”的思想,这才有了后来的“旧邦新命”的命题,即发生蜕变以后的中国文化自信。

  经历170多年的历史探寻,今天的中国已经能够证明近代以来文化变革运动的选择是符合历史之必然要求的,不能无视这个基本的文化史进程来谈文化自信。

  20世纪至今,与民族复兴同步,中国传统文化事实上处在变革之中,也就有了现代化的,即邓小平所说的“跟上时代”的伟大成果。应该说,今天提出“文化自信”,其意不在于纠缠文化史本身,而在于正确引领民族复兴中国梦的最后完成。

  一个重要的文化事实是,在承认并主张文化变革的过程中,一开始就存在着违背辩证法的形而上学、绝对化的思维方式,即只讲变而不讲不变,主张完全放弃中国文化,全面接受西方文化,用西方的观念及制度来改造中国。

  这类主张已经被20世纪的历史否定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的成功,在文化模式上就是既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改造,又对“全盘西化”予以拒绝:一方面,革命拒绝了西方资产阶级把中国变成殖民主义附庸的愿望;另一方面,革命还成功拒绝了教条主义“西化”愿望,坚持用中国的思维方式来解决中国的问题,美籍学者周策纵在《五四运动史》 中就从这个角度确认:“二战期间,中共提出了一个公式:改造西方文化以适应中国的形式,即以‘民族的形式’在中国运用马克思主义,引进社会主义的文化,以适应中国的模式,保留其精髓。”

  历史的一页已经翻过,但历史上发生过的问题还会发生,改革开放以来西化思维定势的泛滥就是如此。党的十八大以后,习近平总书记为什么要重视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 就在于对“全盘西化”思维模式的警惕。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考察时,针对把中国古代经典的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加入西方东西的现象,指出“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

  这里虽然说的只是课本中的古诗词问题,但习近平总书记用了“‘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这一重要判断,表明他敏锐地感觉到,在当下所谓“全球化”的浪潮中,中国现实地存在着一种文化危险———“唯洋是从”即唯西方文化是瞻,以“去中国化”为荣的危险。

  去掉一个国家的民族文化标识,后果就是《共产党宣言》所揭示的,西方资产阶级在世界任何一个地方“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西化之推行,民族文化之被摧毁,是民族的悲剧,因为那是被西方资产阶级强加于上的,结果是使自己这个民族更加适合于接受西方的奴役和剥削。习近平总书记曾尖锐指出,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场历史悲剧。

  为了从思想上彻底破除西化思维的统治,习近平总书记从方法论上指出,“看到别的国家有而我们没有就简单认为有欠缺,要搬过来;或者,看到我们有而别的国家没有就简单认为是多余的,要去除掉。这两种观点都是简单化的、片面的,因而都是不正确的。”这一论断是对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坚持与运用,其意义即如毛泽东当年对五四运动的辩证分析:反对把传统文化中的一切都无条件地去掉,必须和应该保留传统文化中的好的、有生命力的东西,甚至如国家治理体系与机制的中国元素,唯保持变与不变的平衡,国家与民族才能健康前行。

  在中国历史发展———特别是近代以来的每一重要关头,依靠不断自省而演化的文化自信与自觉精神,中国人才把握住了中国道路的正确方向,使民族复兴中国梦的目标日益接近。

  文化自信与民族复兴

  道德、理想信念、思想、价值观等都是文化层面的范畴。党风廉建设离不开文化的“人文化成”来保障

  我们最近开展了一项面向党员的8000份问卷调查,在“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应当解决的最重要的问题是什么”这一开放性问题的回答中,许多同志选择了“理想信念缺失”,建议要“进一步加强党员干部的思想教育”,尤其是“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毫无疑问,道德、理想信念、思想、价值观等都是文化层面的范畴。党风廉建设离不开文化的“人文化成”来保障。

  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讲话”论述文化自信时,以宏大的历史视野和宽广眼界,将文化的纵轴上下延伸,既体现出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又反映出文化的创新发展、与时俱进,从而使文化自信顺理成章、不言自明,也为我们正在开展的党风廉政建设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资源。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是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文化根脉,可以说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中国自古就是礼仪之邦,西周是一个礼治的社会;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已经成型;到了西汉,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成为官方哲学。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历朝历代的统治者为了社会发展的需要,对传统的礼仪道德规范不断进行修正、完善,赋予其新的时代内容。中华传统文化中,修齐治平的“家国情怀”,“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价值追求,崇德重礼、实事求是、“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吾日三省吾身”的道德境界,通过诗书礼乐、谱牒家规、乡规民约发挥出教化作用,对党风廉政建设都具有现实借鉴意义。比如,作为古代家训排序之首的琅琊王氏家训:“夫言行可覆,信之至也。推美引过,德之至也。扬名显亲,孝之至也。兄弟怡怡,宗族欣欣,悌之至也。临财莫过让。此五者,立身之本。”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知行合一,强调理想信念是共产党员的“心学”。而言行可覆,就是知行合一,作为琅琊王氏后裔的王阳明自然吸取了其中精华。我们党的三大作风首要就是理论联系实际,就是要知行合一、言行可覆。

  革命文化:自近代以来,面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重压,中国无数志士仁人前赴后继,开展了波澜壮阔的革命斗争。尤其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革命,积淀形成了诸如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沂蒙精神等革命精神,成为我们今天开展包括党风廉政建设在内的一切事业的精神财富。比如长征中表现出的革命理想高于天、“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团结协作”、“批评与自我批评”等精神品质,比如大家耳熟能详的“淮海战役的胜利是山东人民用小推车推出来的”这句话中蕴含的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作风,都是我们反对党内存在的“四风”问题的锐利武器。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包括了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等。列宁说:严格的无产阶级世界观只有一个,就是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世界观也就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我们的党风是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作为理论基础的。世界观决定着党风,而党风则是世界观在行动中的表现。比如,在党的三大作风,就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在党的实践活动中的具体表现。辩证唯物主义强调实践与认识的辩证统一过程,表现在党的行动上,就是知行统一、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就是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历史唯物主义表现在党的行动上,就是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密切联系群众。党风廉政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说到底是世界观问题、理想信念问题。所以,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明确提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全党同志必须把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作为毕生追求,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以实际行动让党员和群众感受到理想信念的力量,真正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

  总之,五千多年文明孕育出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近百年来上下求索形成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中华民族深层精神追求的结晶,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实现党和人民事业的最深厚肥沃的土壤,也是党风廉政建设、实现自身肌体健康的不竭血脉和精神营养。

  文化自信与民族复兴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把文化自信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的文化自觉,深刻揭示了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坚定文化自信的重大意义。体育是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重要标志,是综合国力和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体现,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前不久闭幕的里约奥运会,是我们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生动实践,是我们坚持文化自信的成功样本。

  中国精神完美体现。伴随着新中国的建设、改革不同时期,中国体育健儿创造了一系列辉煌、锻造了无数经典,凝聚了以“为国争光、无私奉献、科学求实、遵纪守法、团结协作、顽强拼搏”为主要内容的中华体育精神。这些,已成为国人的精神支柱,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我们建设先进文化的重要载体。在里约奥运会赛场上,中国体育健儿表现出精湛的运动技艺和优良的竞赛作风,向世界展现了当代中国的正能量和当代中国人民的精神风貌,一次又一次激发了中华儿女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怀。里约奥运会硝烟散尽,留给人们印象最深的是中国女排,引起人们最强烈共鸣的是女排精神。因为,这正是千百年来中国人民在追求国家独立、民族复兴道路上不屈不挠、愈挫愈勇的真实写照,是我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集中反映。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征程中,同样需要这样的精神。坚持文化自信,就是要发挥我们的文化优势,把我们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追求,把我们的革命精神、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把我们的民族凝聚力向心力不断发扬光大,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增添强大中国力量。这是我们坚持文化自信的内生动力,更应该成为我们的自觉行动。

  大国风范充分展示。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中华文化是兼收并蓄、和而不同的文化,具有巨大的整合力和包容性,这也正是中华文化的伟大之处。里约奥运会前前后后、赛场内外,发生了许多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但国人以理性、包容、开放的心态来对待,呈现出许多令人欣喜的改变。一是理性、客观、公正看待奥运会。人们常说,体育竞赛是和平时期的战争。面对这样的竞赛、竞争,既要靠硬实力,靠“拳头说话”,也要靠宠辱不惊的承受力,靠“我自岿然不动”的定力来应对。在里约奥运会期间,无论是在前方的中国体育代表团还是在国内的人们,面对种种情形都非常冷静,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博采众长的胸怀,择善而从。我们在不同场合、通过多种方式对东道主的筹备工作给予高度评价和充分理解,对一些国家以政治因素干涉奥林匹克事务发出了自己的声音,强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特别是对待他人的指责、非议,不惊慌,不争辩,不诿过,反求诸己,尊崇“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些正是中华传统文化最可宝贵之处,也是中国人特有的品格。可以说,胜不骄、败不馁,不仅仅是对体育健儿的要求,也是国人的自我写照。我们希望在奥运会赛场上取得好成绩,但我们同样愿意在奥林匹克大家庭中与世界各国各地区运动员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增加了解、增进友谊,一起践行“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和“团结、友谊、进步”的奥林匹克宗旨。二是积极参与全民健身。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近年来,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健身休闲产业蓬勃发展,带动了国人成为“健身一族”。在里约奥运会如火如荼举行的时候,中央召开了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习近平总书记从战略和全局高度对建设健康中国等重大任务作了深刻阐述,强调“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树立大卫生、大健康的观念,把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建立健全健康教育体系,提升全民健康素养,推动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这为体育工作特别是全民健身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极大地鼓舞和激发了人们参与全民健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我们要乘势而上,进一步强化体育工作尤其是全民健身工作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过程中的独特功能和重要价值,充分发挥体育的作用,让体育成为健康中国建设的有力支撑。

  以上这些转变,究其根本体现着中华传统文化的基因,是中华民族价值理念和行为规范的反映,更是一个大国应有的风范。坚持文化自信,就是要立足中华传统文化,坚守中华传统文化,用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滋养自己,让扎根中国大地、具有时代精气神的中华文化成为我们走向世界、实现复兴的坚实根基。

  中国元素无处不在。大国兴盛,基础在经济,表现在文化。文化的传播通过各种形式得以达成和实现。文化自信,既体现在对本民族文化的坚守和传承,更体现在将本民族文化不断发扬光大和传播开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国力的日益强盛,我们开始学会利用重大国际体育赛事来进行宣传、展示形象、传播文化。在巴西里约,我们借助各种方式,让中国元素闪耀赛场内外,与中国体育健儿表现交相辉映,里约奥运会成为传播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我们看到,200多名中国志愿者远渡重洋,在赛场内外开展志愿服务,中国志愿者的微笑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中国制造在里约赛场内外随处可见,里约奥运地铁列车、场馆安检和空调设备、奥运吉祥物和纪念品、奥运场馆建设的大型机械、部分奥运项目比赛器材等均出自中国,甚至奥运赛场四周赫然出现用中文打出的中国品牌广告。当这些中国元素聚合在一起,就成了中国标志、中国现象、中国符号。这是中国国力强盛的反映,更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例证,其影响力、渗透力可谓润物细无声。

  坚持文化自信,就是要积极推动中国文化与其他文化互动交流,善于借势、敢于造势,主动“走出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把中国理念、中国价值、中国精神传播出去、扩散开来。里约奥运会赛场内外的中国故事,就是最好的诠释。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403855638#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