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实际谈谈扶贫的现实意义2篇 【热点话题】

作者:故事兔

精准扶贫到户林果产业富民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扶贫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 准扶贫”。以下是本站小编为大家带来的结合实际谈谈扶贫的现实意义2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结合实际谈谈扶贫的现实意义·1

  请谈谈我国当前精准扶贫战略对实现中国梦的现实意义

结合实际谈谈扶贫的现实意义2篇 【热点话题】

  第一,现实表明,社会主义中国,在大力倡导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市场经济策略之际,竭力提出中央“精准扶贫”人民事业发展战略,其深意及其现实意义不言而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市场策略,表明的是“中国”不变的“改革开放”制度政策,以及从传统计划经济的“卖方市场”彻底向现代市场经济的“买方市场”转变的决心和信心;精准扶贫开发发展战略突出的是“中央”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以及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中国梦” 的信念和态度,二者相辅相成、对立统一!在新疆哈密天山乡牙吾龙村惊喜发现,供给侧改革与精准扶贫相辅相成的作用和力量日趋凸显。地方妇联干部反映:毋庸置疑,中央精准扶贫发展战略举措的实施和推进,是推动女性创业就业以及妇女发展的重要契机,加之党风廉政建设的宏观良好环境,妇联工作更加得心应手,且充满了激情、活力和动力,也更有自信、更有效率。但关键在于观念转变、深入实际、真抓实干、脚踏实地以及“按下葫芦不起瓢”的有效措施和方法。

  第二,调研发现,中央“精准扶贫”战略举措是自上而下指导思想与自下而上发展意愿有机结合的结晶,是基于事业使命和农村实际,以及民心所向、民生所需的经典脱贫和有效发展的制度安排。内蒙武川国家级重点扶贫开发县事实表明,在从严治党的精神指引和精准扶贫发展战略思想指导下,其“十个全覆盖”工程措施给予当地村民经济发展和村庄建设注入了新的动力和活力,既夯实其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基础,也给其农民生活改善增添了新元素和新希望。

  第三,实践证明,中央“精准扶贫”发展战略部署,与其说是一种特殊的扶贫制度安排,毋宁说是创建中国新型农民经济关系体系的集中体现。“精准扶贫”制度设计及实践,力求打破固有的市场经济“穷人”与“富人”之间的藩篱,以及制度缺陷及历史宿命。事实并不可争辩地证明,在精准扶贫开发事业建设和实践中,政府的作用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甚至几乎是决定一切事情或事业成败的关键因素。同时,市场决定性作用之表现,不仅表现在生产力资源要素的有序流动和高效配置,以及市场作为生产力发展的一种特殊社会资源的合理调节和有度掌控方面,而且还体现在各级政府部门的思想观念和工作方式的转变和态度层面。政府有关部门领导反映:在中央五中全会精神的指引下,深入实际,调查了解民众创业就业需求,学习和借鉴可供选择的经验和方法,提出“讲政治意识去机关化作风”,“注思想元素去娱乐化风气”和“增民心使命去贵族化倾向”,以及切合实际的指导建议和行之有效的创业措施,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创业指导工作的方向。

  第四,事实证明,中央精准扶贫发展战略举措的实施和推进,是生产资料与生产者有效结合的新尝试,是“大国小农”现代生产能力充分发展的路径探索和实践;不仅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关于小生产发展的理论,而且示范和展示了可供借鉴的现代小生产与国际大市场“相互依托”的新发展模式。调研发现,云南省的精准扶贫事业进行得“如火如荼”以及真抓实干,目标瞄准贫困民众的住房改造和产业开发,效果颇为明显。

  第五,实践证明,在精准扶贫战略举措和政策制度安排实施中,其效果乃至成败的关键即在于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的作用方式和作用程度。同时,伴随党要管党以及反腐力度的加强和进程推进,政府及其广大干部并非是无事所为、无人想为,而是大有可为并呈现出无限活力、生命力的新局面。共产党党员的自觉性、能动性和廉洁性以及以民为本思想和切合实际的对策措施,是农民脱贫富有以及农业和农村经济有序发展的有力保障,也是其动力源泉。

  结合实际谈谈扶贫的现实意义·2

  摘要:贫困问题是一直以来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前进道路上的一块绊脚石。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历届领导人都以解决贫困问题为工作的重中之重。精准扶贫思想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提出的一个重大的战略思想,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中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关键词:精准扶贫;理论渊源;科学内涵;现实意义

  精准扶贫是相对于粗放扶贫来说的,是指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同贫困农户状况,运用科学有效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治贫方式。一般来说,精准扶贫主要是就贫困居民而言的,谁贫困就扶持谁。“精准扶贫”的重要思想最早是在2013年11月,国家领导到湖南湘西考察时首次作出了“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重要指示。2014年1月,中办详细规制了精准扶贫工作模式的顶层设计,推动了“精准扶贫”思想落地。2014年3月,国家领导参加两会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实施精准扶贫,瞄准扶贫对象,进行重点施策。进一步阐释了精准扶贫理念。2015年10月16日,国家领导在2015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上强调,中国扶贫攻坚工作实施精准扶贫方略。精准扶贫思想由此正式提出。

  1 精准扶贫思想的理论渊源

  1.1 精准扶贫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化的具体实践

  马克思在《188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在社会的增长状态中,工人的毁灭和贫困化是他的劳动的产物和他生产的财富的产物。就是说,贫困从现代劳动本身的本质中产生出来。”同时,马克思认为生产资料私人占有是贫困问题产生的根源。他在《资本论》中分析了资本积累的本质,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就是资本积累,为了获得尽可能多的资本,资本家疯狂榨取工人的劳动时间,以致于資本家越来越富有而劳动者越来越贫困。所以,要解决无产阶级的贫困问题就必须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建立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制度以从根本上消除贫困产生的根源。马克思提出的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下贫富两极分化的原因,揭示了资本主义事业现象的本质,为精准扶贫思想的产生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1.2 精准扶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历届领导人扶贫思想的延续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历届领导人都把改善贫困问题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毛泽东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开展了土地改革、三大改造以及人民公社化运动,实现了我国从无到有的一个伟大的历史突破。进入新时期,邓小平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是消灭贫穷”。因此,他提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改革先从农村开始,慢慢发展到城市,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中国人民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进入新世纪江泽民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他指出:“21世纪的头二十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阶段”形成了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到21世纪中叶新中国成立一百周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进入新世纪新阶段,以胡锦涛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紧紧抓住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形成了科学发展观,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实现发展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成果由人民共享,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任务。总之,经过共产党人几代人的艰辛努力,中国的贫困问题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城乡发展差距,东中西部发展差距较大仍是我们目前急需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为此,习近平主席提出了“精准扶贫”思想,对于解决发展差距,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2 精准扶贫思想的科学内涵

  “精准扶贫”重要思想最早是在2013年11月,国家领导人到湖南湘西考察时首次提出来的。他指出:“要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的力量,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坚持中央统筹,省负总则,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性贫困,做到脱真贫、真脱贫。”精准扶贫思想总体来说可以概括为六个精准即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

  2.1 扶持对象精准

  扶持对象精准,就是要通过建档立卡的方式将真正的贫困人口准确识别出来。当前我国在扶贫对象的识别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扶贫对象不精准,在扶贫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任人为亲的现象,并没有完全做到对全部贫困人口的扶持。因此,国家领导人强调:“要坚持中央统筹,省负总则,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努力做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2.2 项目安排精准

  解决了扶贫的对象之后就要解决通过什么样的项目进行扶贫。项目安排精准,就是要因户因人制宜,根据贫困户和贫困人口的实际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项目帮扶,在找准每个贫困家庭致贫原因的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的项目安排。努力做到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

  2.3 资金使用精准

  政府用于扶贫的资金是通过中央政府下放到各个省市,然后再下放到各个贫困县镇及贫困户的手中,但是在贫困资金在各个地方的使用却缺乏合理有效的制约和监督机制,这就导致了在贫困资金的使用中可能会出现的贪污腐败现象,扶贫的精准性不高,极大地制约了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因此国家领导人强调:“强化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责任制”真正做到扶贫资金使用精准。

  2.4 措施到户精准

  措施到户精准是精准扶贫在实施过程中最重要的一步,是实现精准扶贫效果最大化的关键实施步骤。国家领导人指出“坚持精准扶贫,认真落实每一个项目、每一项措施,全力做好脱贫攻坚工作,以行动兑现对人民的承诺”。

  2.5 因村派人精准

  因村派人是指在原有的村级领导组织的基础上,由中央向地区调派专门的扶贫工作人员,帮助“精准扶贫”工作顺利实施。因村派人,主要是增加各大乡村的精准扶贫程度,根据不同的村的贫困状况,派遣不同的干部进行精准扶贫,不仅能够提高扶贫的精准度而且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各级领导干部的能力。

  2.6 脱贫成效精准

  脱贫成效精准,就是要使扶贫成果真实可靠,扶贫工作具有可持续性。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性贫困,做到脱真贫、真脱贫。

  3 精准扶贫思想的重大意义

  3.1 精准扶贫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在此基础上党的十九大进一步明确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安排。坚持精准扶贫思想,有利于我们仅仅抓住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综合施策、精准发力,保证人民在共建共治共享中获得更多的发展,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的共同富,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如期实现。

  3.2 精准扶贫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去新时代,中国人民越来越富裕,但是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东中西部发展差距较大的问题仍然很突出。国家领导人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到21世纪中叶把中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坚持精准扶贫有利于消除贫困,改善民生,更加提高人民的建设热情和积极性,推动中国的发展,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我国真正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华民族必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1]罗雨雨,李德栓.论习近平的精准扶贫思想[N].闽南师范大学学报,2018(4).

  [2]白维军.论精准扶贫的理论来源、实践基础与创新发展[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9,01.

  [3]苏丹,梅杰.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18,12

  [4]单立娜.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研完[J].农业研究,2018.

  [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6]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7]习近平.习近平论扶贫工作——十八大以来重要论述摘编[J].党建,2015(12):5-7.

  [8]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23,32.

  [9]中国人才网.扶贫攻坚六个标准[EB/OL].(20[7-03-11)[2017-03-11]http://mip.cnrencai.com/zongjie/hot/410793.html.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403855638#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