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商环境提升永远在路上 【热点话题】

作者:故事兔

水美则鱼肥,土沃则稻香,营商环境是生产力、竞争力,优化营商环境就是解放生产力、提高竞争力。本站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营商环境提升永远在路上

  优化营商环境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今年,我市将围绕9项任务清单,深入开展优化营商环境专项整改行动,持续改善营商环境,助推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

营商环境提升永远在路上 【热点话题】

  从提升企业开办效率到压缩不动产登记时限,从提高退税服务质量到压缩水气暖报装办理环节和时限,奔着问题去、对着问题改,我市在优化营商环境专项整改行动中找准弱项和短板,设身处地为企业办实事、解难题,千方百计让企业轻装上阵抓生产抓建设,这必然受到企业的欢迎和点赞,同时也会提振企业发展信心,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对于一个地区,营商环境是持续发展的生命力所在。尤其是今年,部分企业受疫情影响生产经营困难发展后劲乏力,在这种情形下,优化营商环境是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如果把企业比作树木,地区经济比作森林,营商环境就是土壤。企业之林能否参天茂密,营商环境至关重要。当前,我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开工率为96.3%,已高于去年同期0.7个百分点。企业是复工复产的主体,也是稳定就业的主体,如何进一步为企业纾困解难,除了认真落实财税、金融、社保等方面扶持政策外,优化营商环境也是重要一环。

  水美则鱼肥,土沃则稻香。营商环境是生产力、竞争力,优化营商环境就是解放生产力、提高竞争力。因此,各地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到优化营商环境的全局性、战略性作用,在更高层次、更大视野上,对标先进、强化措施、强力攻坚,紧扣企业和群众诉求,以缩减审批事项、申请材料、办理环节、审批时间为出发点,积极开展个性化、人性化、便捷化服务,最大限度地提高审批效率和服务质量,以优化营商环境的新成效推动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

  营商环境提升永远在路上

  近年来,吉林省集安市以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和“最多跑一次”改革为主线,坚持党政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着力培育“不叫不到、随叫随到、服务周到、说到做到”的营商文化,为加快绿色转型、全面振兴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党政主导、部门协同,切实强化改革保障

  从市委政府开始,从相关部门做起,集安坚持把“放管服”改革和“最多跑一次”改革上升为政治任务、作为重点工程抓在手中、扛在肩上,紧盯省市改革的路线图、时间表、任务书,加强领导、强化保障,通盘考虑、统筹推进,以永远在路上的姿态确保了改革始终处于进行时。

  去年以来,先后组织召开业务培训会、现场办公会和专题会议7次,及时研究破解不动产登记、商事登记等困难和问题。先后制定出台了《全面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实施方案》《集安市“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改革工作方案》等17个文件,确保改革方向不偏,步伐不乱,有遵循、可操作、能落实

  逐步完善了《一次性告知制度》《AB岗替代制度》等10项规章制度,通过制度管人、管事、管权,确保改革能落地、见实效。特别是成立了专项督查组,出台了《政务服务质量抽查回访制度》,对企业和群众普遍关注的“最多跑一次”服务事项进行随机抽查、定期检查,倒逼部门降低门槛、压缩时限、优化服务。

  解放思想,大胆实践,不断创新审批模式

  作为全省加快开放发展试点市,集安始终坚持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改革理念,在法律政策的框架内,勇于大胆实践,善于革故鼎新,努力以新思路新举措新担当改出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含金量。特别是紧紧围绕助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这个主题,结合实际,坚持规定动作不走样、自选动作有创新,努力以改革的加速度助力发展的高质量,重点做好四个结合。

  坚持两条腿走路,做到线下与线上相结合。着眼 “数字集安”建设,我们统筹线上、线下两个阵地,以实体大厅为依托,以数字政务为方向,通盘考虑,协调推进,努力做到相互融合,互为补充。目前,全市90%以上的政务服务事项实现了网上可办。

  坚持全流程优化,做到并联与串联相结合。针对事涉多个部门审批的行政许可事项,集安结合权责清单的梳理,坚持以“一件事”为标准,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切实找准摸透优化流程的交汇点、压缩时限的契合点,大力推行并联审批与串联审批双轨制。

  坚持集约化设计,做到即办与代办相结合。针对审批流程简单、审批业务较少的部门,集安合理分区、集约审批,最大限度地让企业和群众享受到改革带来的便利。

  坚持同城化推进,做到城区与镇村相结合。以“同城通办”为目标,集安统筹城区与镇村,一盘棋谋划,一体化推进,实现了“放管服”改革和“只跑一次”改革的协调发展、整体推进和全域覆盖。

  以人为本、优化环境,着力提升服务质量

  以提升政务服务水平为目标,集安始终坚持问题导向、效果导向和目标导向,结合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大落实和解放思想推动吉林高质量发展、干部作风大整顿等系列活动,不遗余力治“痛点”、想方设法攻“难点”、 千方百计疏“堵点”,着力打造办事不求人、规则无偏见的服务品牌。

  围绕文明礼仪、纪律作风、首问负责、责任追究等方面,集安出台了一系列接待群众行为规范,从市级领导到每名干部,扎实落实“不找关系不求人,马上就办、办就办好。”并建立了政务咨询投诉举报平台,广泛接受网络、微信及电话等方式的监督;积极开展局长进大厅活动,组织审批服务部门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定期到大厅体验、指导,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按照改革要求和实际工作需要,集安不断加大政务大厅便民服务设施的投入,配备了电子导引机、身份证识别仪、扫描仪等便民设备;设置了便民服务台、残疾人无障碍服务通道和相关附属设施等。去年又通过政府购买快递服务的方式,与邮政快递公司签定了合作协议,设置了邮政快递服务窗口,对办理证照的企业和群众,根据其需求免费提供快递服务,不断丰富和拓展了“最多跑一次”的内涵和外延。

  结合工作实际,集安还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长效机制,确保了各项工作规则化、制度化。并以“万名机关干部助力万户企业发展服务行动”为平台,选派机关事业单位助企42名干部,采取定人、定责、定时限方式实施精准对接服务,确保辖区内重点企业助企服务全覆盖,确保每户重点企业均安排助企联系干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集安将全面落实省市关于“放管服”改革和“只跑一次”改革要求,将持续深化改革、优化营商环境作为重要政治任务,聚焦短板自加压力,务实创新持续用力,以永远在路上的姿态推动改革成为集安新常态,真正让“放管服”改革和“只跑一次”改革的内生动力体现在推动集安高质量发展的各方面、全过程。

  营商环境提升永远在路上

  原标题:提升营商环境永远在路上

  “区委督查室对我们在会上提出的每一条建议都跟踪督办,并迅速给予书面回应,充分体现了区委对企业家意见建议的高度重视。”7月23日,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政协委员、捷润化工有限公司董事长郑炜看着区党政办送来的督查报告说道。

  保市场主体就是保社会生产力。目前,作为苏州的中心城区,姑苏区共有市场主体7.8万户,其中约九成是抗风险能力较弱的中小微企业。为更好地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7月8日,区委书记黄爱军督办区政协《关于进一步优化我区营商环境的建议》提案,并围绕“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优化营商环境”主题,召集部分企业家委员和职能部门负责人召开协商座谈会。

  “面对政府部门推出的各种惠企政策,企业往往不能及时获取相关信息,建议将区级层面的惠企政策在统一的平台上集中化展示和解读。”“税务部门能否优化企业购领发票的流程?”……与会的企业家委员争相发言,为优化姑苏区营商环境积极建言。

  黄爱军认真记录委员们的发言,要求相关职能部门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促进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先手棋”,逐条梳理研究委员的意见建议。

  十多天后,针对此次会议落实情况的区委专项督查报告被送到区领导和与会的企业家委员手中。“区经科局正在更新改版姑苏区企业服务平台,将集中发布各级产业政策,还将编订《产业政策汇编手册》。”“区税务局开通了财务负责人、办税人员变更微信端服务。”“姑苏区目前已累计减免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租金近亿元,接下来还将继续落实‘苏惠十条’相关政策。”……

  “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绝非一朝一夕可成。要抱着永远在路上的心态,持续提升。”黄爱军表示,要依托政协协商平台,更加广泛、深入地倾听来自不同行业的声音,在密切企业联系、做好惠企服务等方面下功夫,切实为市场主体和创业者打通政策执行的“最后一公里”。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403855638#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